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PLC技术网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哦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PLC论坛-全力打造可编程控制器专业技术论坛
»
论坛
›
工控技术交流区
›
『国产:台达/汇川/信捷产品交流区』
›
【正运动】工业人工智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他]
【正运动】工业人工智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复制链接]
79842
|
0
|
2024-6-23 19: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AI掀起的巨浪正在席卷着全球科技界,AI似乎即将甚至已经颠覆着很多产业。但是,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它在自动化圈小伙伴眼里,都是充满质疑的-毕竟,AI展示的力量都在商业应用的世界里,在制造现场它似乎还并未表现的如它在商业世界那样的恐怖力量。
首先,就是AI本身的缺点在工业里发挥的场景似乎有限—这是首要被质疑的。因为可解释性、安全性、稳定性等,这些使得现场的工程师质疑AI在工业的有效性。假设你让openAI两次回答同一个问题,它无法保证回答具有工业所需的“确定性”。它可以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但它不能用不确定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其次,由于讲述AI应用的美好前景的“专家”,很多来自IT或大学的学者,对工业现场缺乏了解,使得其忽视了现场的复杂性。因此,AI被认为仅停留在理论上。同时,可能也是AI风头盖过了OT领域,使得OT领域对这些“夸夸其谈”,不落地的言辞表示了不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事AI工作的人也必须得说“AI应用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自动化与数字化基础之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缺乏好的自动化基础,原本那些可以通过自动化即可解决的问题,如果用AI来解决,那就陷入“为了AI而AI”的坑里,问题就在于自动化本来就可以经济性的解决问题,却非用了个“吃力不讨好”的方式来解决,沦为笑料。
第四点,就是场景的可复制性,导致AI很多仅为项目型的应用,这使得其实现的经济性匮乏,对于很多创业型公司而言,就会陷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境中—因此,如何AI在工业场景的工具化、应用标准化就是难题,尚未被有效的解决,而这需要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以及通信连接的接口等统一,否则,就会陷入在软件工程领域里的软件“泥潭”。
对AI的态度转变
当然,流传在IT业界的那句“我们容易高估技术在当前的影响力,却又会低估在未来的潜能”。因此,随着AI的应用逐渐多起来,产业对于AI似乎发生了较大的态度转变。
上次在深圳遇到了上海大学的李明教授,他自己创业,做汽车领域的尺寸工程,在图纸标注及作业工序方面,他采用了AI方式来为图纸生成尺寸及加工路径。可以大幅降低出错、加工中的遗漏等。他说“AI不能不用,但看怎么用”—这就是比较理性的态度。即,我们不要忽视它的价值,但要结合实际。
郭朝晖老师前段时间提到了数字化创新,他提到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即“悲观者正确,而乐观者成功”—对此,深以为然。对于AI的质疑和批评显然是正确的,有道理的-但是,很多新事物它本身就处于探索中。我们需要去探索它的可能性,以及为其定义适用的边界,并通过工程努力,去弥补它的缺点,发挥其优势所在。路就是摸索中走出来的,正确也都是相对的—时间会告诉我们,因此,不要轻易对未来做出有限认知下的研判。
记得数年前,为交大学生讲AI应用,其实也是讲了几个有限的场景-因此,D老师给学生讲“跟你们说过了吧,AI没啥用”—我当时很吃惊,D老师如此直白的表示对AI的质疑。当然,现在D老师认为还是有些场景适合AI的—我想他肯定是发现了AI的威力。
AI的潜力进一步释放
显然,AI在工业的潜能是巨大的,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说,它应该是巨大的潜能。
1.摆脱经验依赖性:对于大规模生产,通过人员在初始阶段的反复参数调试,形成稳定的生产参数组合,但这通常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但是,随着越来越少的技师,以及越来越复杂的产品规格与流程的变化。依赖于经验的参数匹配,在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中就会造成大量的不良品,生产的经济性、产品竞争力就会下降。
因此,在工业场景里,AI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将那些隐藏在丰富经验的技师、工程师大脑里的知识给挖掘出来,变为可复用的,显性的知识。其实,在各个领域广泛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每个领域里,过去都是依赖于经验的—而这样丰富经验的人越来越稀少。
2.降低人工工作量:对于复杂的生产中,包括参数的辨识、路径规划、调度流等,人是可以完成,但这些往往需要数小时乃至数天,才能完成推演。而这个对于AI来说,它能够快速的生成路径,并能够根据对时间、成本、品质的约束,为生产提供决策支持—这个时间会缩短至分钟级。
3.发现新潜能:人们经常说演绎法和归纳法作为两种常用的人的思维模式,演绎法通常在大部分时候不产生新知识。而归纳法可以产生新知识—这是具有诱惑力的。因为,本身自然界或者工程领域,它的“未知”就是普遍存在的—毕竟,科学发展了数千年,其实对世界的认知也是极为有限的。因此,未知就是工程中的真实情况—如果通过数据的归纳法,能够发现背后的知识,这显然是令人兴奋的。而这样AI对于科学的研究同样是促进的—工程在改变科学。
AI的制造业应用人才极为匮乏
AI人才的需求是极为迫切的-首先,就是对AI的认知方面的人才就是极为匮乏的。可以说大学基本上无法提供相应的人才输出给工业-大学很多AI相关专业,在教材、师资、课程方面,其实都是应对商业AI场景的。而且,现在商业AI场景的工程师都是匮乏的—更别说匀一点给工业领域了。而传统的自动化专业领域,包括在基本的软件工程训练也是缺乏的-毕竟,AI最终还是以软件为载体的,也同样是需要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作为基础的。
1.领域专家,制造业的复杂性在于它是一个非常需要垂直领域的专家支持的,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物理对象的强耦合关系如何被“解耦”的问题。这样的人才本身就是急缺的,更何况要结合
2.技师,虽然我们把人才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对应于科学、工程。但技术型,即现场技术经验丰富的技师,他们的经验也是AI应用去学习的对象—如果这个技师它的经验不是特别丰富,那么,其实,这个弯路也是一样的。
3.数据处理-这个数据处理主要还是在信号采集,有些原始信号本身就要被有效的转化为信息,以及知识—按照DIKW模型,它需要将数据转为信息,这本身就是需要丰富经验的工程师的。因为,工业的数据如振动,超声波、编码器信号都有着特殊的处理需求的。
4.标准化-数据的结构化,以及构建可复用的软件系统规范与接口的标准化专家,它们需要参与到项目中,否则,缺乏标准化的进程,就会使得AI也变为在工程上难以被复用的。尽管在很多时候,这比较难,但如果能标准化的还是得标准化,尽量降低工程的实施成本,否则,AI就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
5.算法专家:这里特指在AI算法的有效使用的专家。
在某种意义上,AI工业应用就包括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1).垂直领域专业自身培养AI应用人才;
2).两者在产业的结合,即,各自还是培养强的垂直专业人才,而在产业中,进行拟合。
3).在教学中,融入AI,但考虑到压缩课时,以及每个领域专业课程不足,这种必须得是较为通识性的教学。
工业AI人才的聚焦点
在说一句有用的废话,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关键问题—其实AI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人才的问题,有人认为这个技术方向重要,那个技术方向重要,如何培养人才—认知这些,本身就需要人才。也即,能够对这件事究竟如何发展,该怎么去发展,能把问题整明白,就是人才—而且,还是人才中的人才。
(1).对复杂问题的拆分与模块化
尽管AI是如此受人关注,被誉为科技的前沿,但就产业的实际而言,它仍然需要按照工程思维,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拆解。
在实际的工程中,影响品质、效率的因素是多重的,相互之间具有耦合关系,所谓的“复杂系统”就是这其中包含着材料特性、机械传动、电气、测量、路径等多个维度的问题。在生产现场,它也与人员的操作、现场环境、材料的不一致性等紧密相关。
相关又分为高相关和低相关,也包括可测量和不易测量等各种情况,因此,这就需要工程师能够对这些复杂的问题进行“解耦”-然后能够规划整个项目开发各自的模块划分,包括具有确定性的机理建模,以及不确定性的数据建模。
(2).特征工程-人有人的作用
在使用AI解决问题时,首要在于数据采集与特征提取—这是难题的第一步。“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步解决好了,后面的工作才能做好。
人的能力主要在非结构化信息处理,直觉判断,自主学习。而AI在算力,存储,长时间加班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我们在分析引发质量的各种问题时,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裁切刀切不准这个问题-那可能是机械的共振、也会是传动轴的参数比较硬(曲线阶次低)、还有材料本身的切割时的界面过程。就像有一次与某位专家谈到电池隔膜的牵伸速度比,而其背后会受到高分子材料在热成型过程中,分子键被破坏后的重组过程,这个重组过程也受到温度、速度、加速度的影响—那这个关系究竟为何?AI可以帮你处理大量数据的收敛,比如聚类分析,但是,这个究竟是“哪些相关数据”—这个是需要工程师的判断的。
因此,AI并非像我们想象那样智能,它需要人与机器结合—人有想象、直觉,人本身就有“知识迁徙”能力,它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为AI提供特征参考方向。
而这种对物理对象的特征的知识、洞见(Insight)、智慧就是人的优势,因此,人有人的优势—而这样的人,则是机电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工程专业在培养的。
(3).AI算法的边界识别
M博士总是提及这个问题,他认为在自动化、机电专业的AI教学中,并不需要对具体的算法、工具进行深入的教学。这很容易被陷入“工具”而缺乏“思辨”的能力陷阱—似乎懂得18般兵器,但却无法交手时灵活应对,甚至受限于武器,例如一寸长一寸险,太重的兵器身体消耗过大-你的物理身体扭矩输出无法驱动一个大惯量的兵器。就像我自从体重增强后,踢球的时候,同事们说“你的意识超越了你身体”—想得到,得做得到,这就是工业的显著特征。物理的对象本身的特性,并非理论上的可行,或者,你必须在理论上足够完备、精准的预测,才在物理上可行。
AI的每种算法、训练方法都是有其优缺点的,包括适合的使用边界。这种边界本身就是“洞见”—来自于长期的实践。而这种认知,就需要给予学生传递-并让他们在实训中体验。因此,体验式必须的-任何这种训练必须是建立在较大的格局下,才能培养出卓越的见识的人才。
(4).AI算法设计与工程实践结合
人们经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因为理论和现实是两个世界。但是,如果我们认为理想很丰满-那是因为,从理想到现实的道路是曲折,而艰辛的。你必须清楚,只有现场的实践才是让你的理论能够被验证,也才让我们学会“成长”、“迭代”自己的想法,让我们变得更为成熟。在成熟的人眼中,所有的曲折,都是必然的-问题只在于如何去越过它。
AI的实践也是如此,的确在现实中有很多问题,但是,AI是必须要去学习的。上周深圳和媒体的小伙伴闲聊,说录个视频,题目就是“AI会不会让我失业”。我觉得这包括两点:(1).AI并非想象那么可怕,如韦青博士所说“我们担心AI,只是对人类自己没有信心”,(2).AI不会淘汰人,而是那些掌握AI的人会淘汰那些不学习的人。
(5).可复用的软件系统设计
AI4C的管老师,出自IT业界,他说很多AI场景比较难复制,我和他开玩笑说“那是因为可复制的已经被自动化给干了”。不过,说实话,在既有规则下,安全值内的控制任务,其实,并不能满足“极限”制造的需求-正如冯恩波博士有一次讲AI时所说“因果关系能够解决80%的问题,但胜负手在于剩下那些相关性问题”。因为,物理的知识是很容易被“复制”、“迁徙”、“抄袭”—因此,大家很容易进入“同质化”状态。那么,这个时候,剩下的那些问题就变成了“关键竞争点”,大家都可以把良品率做到99%,而赢得竞争的是那个能做到99.2%的企业。
可复用的软件设计,这可能更为需要根据垂直场景来划分,或者根据应用类型来划分。这也是个探索,根据行业场景划分呢,就会遇到行业其实内部差别也很大-就像印刷行业,胶印、凹印、柔印,看上去都是印刷,但其实差距非常大,一般鲜有企业三者都做,因为,那就是跨界。因此,可以按照应用场景类划分,比如流体类、粉体类、胶体类。也可以按照应用算法划分,缺陷分析类、预测性维护类、参数寻优类。
但是,要建立这样的分类,需要标准化,在数据集阶段就需要标准化的接口。其次,在算法类就需要组合,以及良好的接口。交大的D老师,就主要在干的活,就是这些数据集之间的接口,以及软件自动构造,如何让AI或数据类应用“工程效率更高”—不要大量的人工参与,配置即可快速实现整个软件应用体系的构造和运行。
综上所述,AI在工业的人才培养,不仅包括在AI本身,更确切的说—AI只是作为一个工具。而在任何时候,培养具有全局思维、工程思维、规范与标准工作、好奇心驱动的优秀工程师仍然是奇缺的-只是,在这个里面,需要增强AI工具的使用,而使用的前提,首先是对对象的认知,对工具、方法的认知。人才不是写代码,培养一大堆会用Phthon、Java、AGI编程的人不难,但拥有对工业问题的认识,对选择方法的认识的能力-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哦
x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哦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正运动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国外:三菱/西门子/欧姆龙/松下』
『国产:台达/汇川/信捷产品交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