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信息] 抢人大战,为何越演愈烈...

[复制链接]
查看44093 | 回复0 | 2024-11-23 08: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动化资料:下载入口

小编微信:hate4000je


>>>>>推荐阅读<<<<<

◆西门子S7-1500项目设计与实践全套教程!

◆西门子S7-1200设计与实践官方全套教程!

◆西门子通讯原理与方法精通教程免费下载!

◆600多个电工常用电路图集打包免费下载!

◆热门品牌的PLC编程系列丛书免费下载!


这个月写了一些关于中国实力的分析比对,也发现其实很多人对爆炸式发展、变迁的中国社会,实际上是身在此山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因此,有必要更系统,更详细地介绍一下2018年的中国,究竟走到了什么样的发展坐标上,未来的蓝图又将如何铺就?

这与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人的前程命运,实际上都紧紧相连。

我们先从中国发展最精粹、最快速的地方——大城市说起。这几天,从去年兴起的中国城市的抢人大战,突然进入了2.0版!

3月21日,北京出台了“历史上最开放的落户政策”;26日,上海明确表态“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并设立落户绿色通道,这些新闻都给人一种感觉,之前管控严格的北京上海,也加入到城市抢人大战中了。

两位重量级选手入局,无疑将改变原先城市竞争的磁力场,而城市间的竞争会怎样塑造中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格局?个人的奋斗怎样能和浩浩荡荡的历史进程相统一?

这些问题,需要一一道来。



【一线与新一线】

在中国城市版图上,几条无形的线赋予四百多座城市不同的地位,不管是“一线”、“二线”、还是“十八线”。这些称谓大都约定俗成。

除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是一线外,公认的二线城市有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重庆、厦门、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大连。有时还包括宁波、无锡、福州、合肥、济南、东莞等。中东部大省省会、沿海开放经济强市都囊括其中。

长久以来,这似乎代表了一种固定的等级。但近年中国经济社会快速跃迁,则为二线城市提供了赶超的希望。

在北上广深决心比肩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样全球城市的同时,二线城市也在暗下决心,至少要比肩欧洲二线大城市,如马德里维也纳华沙伊斯坦布尔之流,甚至要比肩米兰巴塞罗那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这样的欧洲一线。

这在不久之前听上去还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或者说是官方术语中的盲目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但现在其实已经不是了。

2017年,中国GDP为82.7万亿元(约合12万亿美元),欧元区19国经济总量约为12.5万亿美元,欧元区仅以微弱优势领先中国。

预计2018年中国的GDP将达到约13.2万亿美元,超过19个使用欧元国家的总和(12.8万亿美元)。

从人口规模、地域面积来说,中国的一个省,就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而当经济规模也能等量齐观的时候,例如广东相当于西班牙,四川相当于波兰,山东相当于墨西哥……这些省的省会,怎么就不能与这些国家的首都比一比呢?



31省区市2017年上半年GDP总值及对应国家

所以,现在二线城市都在纷纷叫响了要做“新一线”的宏愿。

在高水准的基础设施(高铁枢纽、国际航线、地铁网络)、招商引资(跨国企业集团总部、研究院、领事馆与签证中心)竞争之外,从去年的大学生毕业季,各二线城市突然掀起了抢人大战,指向的确切目标,就是那些大学毕业生们。

新经济浪潮下的城市战争,其核心战场不再是大港口、大机场等硬件基础设施,而在更高技术含量的人才争夺战上。

【二线变“新一线”的关键:人人人人人才】

为什么各二线城市争相开出优厚条件,上演毕业生争夺大战?

答案很简单,人是劳动力,是创造力,是消费力,能够带来财力、地力、活力。

更彻底地说,城市的本质和核心是人;优秀的城市,是优秀人口的聚合。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就是为了完成从二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的蜕变。

按传统的观点,大城市是病,是灾,是祸,小城镇好。因为传统的技术条件和经济能力,很难有效满足一个大城市的交通、住房、就业、水电气甚至蔬菜供给,若还想新增人口,只会沦为贫民窟。

但世界现代化的实践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能够解决以上难题的前提下,现代化的大城市依托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可以产生更加细化的的现代社会分工。

市场巨大的力量会自动产生新的需求、迸发新的创造力,最终产生各种新的经济模式,让更多的就业人口加入到现代化生活当中。这就是滚雪球效应。

一般来说,具有相当基础设施便利的大城市,才适宜承载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高端产业,乃至形成高端产业群。

然后是衍生出依托高端就业人群的大量服务业,支撑起整个城市经济体。这都需要相当程度的人口聚集,尤其首先是人才聚集。

青年人才与城市,本来就是互相吸引的关系。

也正因如此,英国各地的年轻人依然在源源不断地进入伦敦,法国的年轻人在奔向巴黎,日本的年轻人在涌向东京。

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到大城市寻找梦想,这是全世界都在发生的事情。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首都人口,占到了全国的10%甚至20%、30%。

但对于中国,却有着与这些只有一个首都、一个超级集中的特大城市的中等国家不同的局面。

【彼此竞逐的各省省会】

从规模上说,中国是一个“如世界一般”的国家,或者说,大一统的超大型文明。

中国一个省的规模,相当于欧洲的国家;各省的省会,就好比这些国家的首都。但各省的年轻人,却可以在全国30多个省份的广阔天地,自由选择工作机会。

而即便像欧洲搞出了一体化的欧洲联盟,这也是没法完全做得到的,毕竟即使打破了国家边界和人员流动的身份限制,还有语言、文化上诸多的差异乃至鸿沟,难以轻易跨越。

那么,对于这些立志成为“新一线”城市的各省会之间,就自然产生了包括人才、投资、项目等经济要素的争夺。

有人会问,该流入的也自然会流入,还至于用抢么?

当然用。首先是中国已经进入人口的“刘易斯拐点”。

从1990年起,中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由2621万直降到1991年的2008万,到2000年慢慢稳定在1500万的水平,这就意味着00后总人数(1.60亿)要比80后(2.47亿)少8700万,减少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渐行渐远。

但人口一旦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有技术、有创意、能创新,就产生了“新的人口红利”。

劳动力紧俏,人才更加紧俏,各个城市自然愿意拿出资源吸引人才扎根。能否抢到足够年轻人才资源,成为决定未来城市兴衰的关键。

【需要大力争夺的青年人才】

而与“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相反,“城市吸引力不足,人才会自己跑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汉。

武汉的89所高校数量在全国仅次于北京(91所),而多达130万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更是位居全国之首,全球之冠。

作为大学生数量全球第一的城市,武汉本来是最不愁青年人才供给的。但从2007年起,毕业生留汉就业比例逐年递减,2007年为55.3%,2008年为52.19%,2010年为50.7%,2011年仅为47.04%。

到2014年,武汉高校毕业生达到30万,但只有10万留在武汉就业,其他2/3基本上都流向沿海地区。而同是教育大省的广东和浙江,其毕业生留在本省的比例分别高达85%和80%。

当时的大学生就业流向追踪调查显示,全国前五大跨省就业迁移路线,分别是武汉到深圳(第一),武汉到北京(第二),长沙到深圳(第三),武汉到广州(第四),哈尔滨到北京(第五)。前五名中,武汉出现了三次,而且均是人才流出方。

武汉当地媒体纷纷发问“武汉为何留不住自己培养的人才?”。直到2017年2月,武汉正式提出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



4月,武汉正式成立“招才局”,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随即大力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大学毕业生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

在政策利好的护佑下,2017年留汉大学毕业生达28.29万人,留汉比例猛增到97%,是往年的2倍,可谓是大获成功。

在武汉率先“抢跑”的发令枪声下,成都、南京等二线城市也纷纷出台类似政策,吸引人才落户,搅动了整个就业季。

像2017年底才开始行动的西安,就有点后知后觉了。

但架不住西安力度大,3月22日,西安掀起新的落户风暴,表示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以落户西安。光2018年前三个月,西安迁入人口达到21万,接近去年的总量。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但这时,几个硕大的身影进场了。

【重新入场掐尖的京沪巨无霸】

京沪之前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高冷的,尤其是北京,疏解首都功能是重中之重,对人口指标的控制尤为严格,至于户口就不用说了,之前只有应届毕业生有极少的留京指标,大部分还都分配给了体制内单位。

而上海虽然没有首都那么严格,积分落户的政策行之多年,但已经“卫星上天”的房价,越来越多的人被实际阻挡在京沪之外。

一月一次刷屏的“中产焦虑”,每次都带动起“逃离北上广”的话题,也带动青年人才向二线城市流动。(当然,这里广州基本是凑足韵律音节的陪衬)。

正如文章开头所示,京沪也放下了之前的架子,释放出不拘一格发掘人才的信号。

为什么京沪也重新入场了?

毕竟,伴随着近年来的大力疏解,北京也承受着经济发展失速的压力,需要向地均、人均产值很高的科技企业抛出橄榄枝。同样,203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预留了130万的常住人口增长空间,更预留了将高端人才转为北京户口,正式落地的可能。



同样是在203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北京“坚决退出一般制造业”,而剩余为数不多、甚至需要缩减的用地指标,全都用来配置高精尖产业项目,重点包括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这些高精尖项目占地面积小,对人才的需求极高。

简而言之,政府目前盯着价值链高端环节,在压缩生产空间规模的同时,提高产业用地的利用效率。希望通过引进人才带动金融、科技、文创、信息等产业的创新发展和高端发展,这才是北京的大战略。

把每一项人才引进措施与产业发展规划对照来看,不难发现其中的要求逻辑——这被高度凝练地概括为——码农年薪百万,金融民工年薪两百万。

可以看出,北京这一波留人的操作是要能够左右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人才。普通程序员可能会“逃离北上广”,但用户口稳住团队核心人才,不愁没有新的程序员补进团队。

新政里,北京市除了要掐尖各种专家学者、专利发明人、知名媒体人、高端基金管理人之外,也需要日益紧俏的高级教师/医生。

但最重要的变化是,户口新政总算给体制外从业者打开了户口绿色通道。

毕竟,居于城市食物链顶端的北京,不需要为劳动力不足而担忧,它所谋划的是一个“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大战略。

【高科技与金融——全球顶级城市的最爱】

北京希望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原来大多作为体制内激励存在的户口,现在成为政府的投资引导工具,用户口吸引具有专利、具有技术、具有创意、具有资历的人留下,如果TA事业成功,将带来数以千万计的回报,更不要说这样的牛人可能影响一个产业的发展。

上海“人才高峰工程”中的用词也多少透露了端倪——这两座超级城市瞄准的是尖端人才,他们都希望在“人才高地”的基础上再上“高峰”。而高峰的存在,将可能直接推动一个产业的成长与成熟。

北上的加码,将增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就像段子里所说的,北京放出了这样一个信号“你们二线尽管抢,高端人才走了算我输。”

不难预见,出台新政的京沪将继续保持在金融、信息等行业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拉大与其他二线城市之间的差距。

尤其是北京的思路,很明显对标Palo Alto——这是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的一个区域,面积不大,却是硅谷的核心所在,世界上叫的上数的高科技互联网公司,几乎都集中在这里——苹果、谷歌、脸书……



这就是高科技与金融,对立志成为全球城市的巨无霸吸引力的所在,它们不仅创出极高的产值,还使用极少的土地面积,因为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都是高度虚拟化的。

产值、定位、档次、人才、土地,这一切都恰合人口密集的超级都市的胃口。

【抢人大战下的一线城市战争】

相比2000多万人口的京沪,华南的广深两座一线城市的总人口都低于1500万,无论是产业还是人口,都还有较大的发展增长空间。

在广州,40岁以下的本科生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人员均可办理引进人才落户。

而在2016年,深圳出台了一线城市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政策,将学历型人才入户条件放宽至大专、技术型人才入户条件放宽至中专+中级职称。“来了就是深圳人”。

因此,在京沪常住人口减少的同时,广深的常住人口却分别增长45万和近62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抢人大战之下,有一个内心深处颇为焦虑,外界又都料想不到的城市,那就是深圳。

很多人想不到,以深圳一线城市的地位,也需要考虑延揽人才的事情?

简单地说,以前不需要,现在需要。

过去40年,深圳靠着全国各地南下的人才,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中国最顶级的四大一线城市。但它本身的造血功能至今依然很低下,高等教育资源仍远不如大部分二线城市。

这些年靠着与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多所名校达成合作设立分校区、研究生院,稍稍弥补了一些高端人才本地培养的空缺。但在规模数量上,发展高等教育实在不能像招商引资那样可以立竿见影——迄今深圳在校大学生还不到10万人。



自身的大学毕业生严重不足,深圳多年来一直靠着特区地位、一线城市光环,以及众多的高级就业岗位,坐享着“人才红利”。从前面提到的大学生就业迁移路线,我们就能知道,为深圳提供新鲜血液的最主要“血源”,一是武汉,二是长沙,都来自中南腹地。

以深圳也是中国最成功的技术公司华为为例,该公司相当比例的员工以及大批高管都来自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华科被称作是华为的“娘家”。

若不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一系列两湖地区的重点大学,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优秀的人才供应,深圳的成就,尤其是它最引以为傲的的科技创新产业,必然要逊色许多。

现在,游戏玩法变了,武汉还有长沙都开始想方设法留住大学生,留住人才,为己所用。武汉的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如果成功,就等于给深圳“断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深圳焉能不焦虑?

100公里外,暗暗较劲的另外一座一线城市则相对淡定。因为广州有着与武汉都不相上下的大学数量与大学生人数(也有统计口径认为广州超过武汉)。

但即便这样,广州也没有放松,之前广州社科院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就指出,大城市应正视城市规模效益,以为未来储存更多人口、人才和年轻人资源为目标,从“控制人口”向“争夺人口”转移。

因为广州给自己最新设定的目标愿景是“活力全球城市”,规划到2035年人口规模达2000万,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而现在广州的常住人口仅1350万人,还有多达650万人甚至接近翻倍的增长空间和需要。

【其实,户口并没有那么重要】

既然连一线城市中的广深,对人才都有如此的需求。那么,那些正极力想成为“新一线”的诸二线城市而言,延揽人才,扩充高端青年人口,更是城市竞争的重中之重。

那么,各城市究竟要如何抢夺人才?

根据调查统计,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是薪资水平(64.3%)、发展空间(59.3%)和城市大小(43.9%)。

而落户政策(28.8%)以及针对性的激励补助(13.0%)排位偏后,这样看来,用户口留人是有一定效用的,但大家都用拿出这一招之后,这一政策的吸引力必然减小乃至消失。

所以真正要留得下人,关键还在于这个城市延揽到的现代产业,尤其是新兴优势产业。

经济整体实力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基本面、产业优势、就业前景。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能不能吸引到人才、能吸引到什么层次的人才。

现实来看,绝大部分城市都有人才焦虑,但是否有相应的就业岗位匹配,真的需要打个问号。

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吸引,更像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往复。脱离了产业,人才招揽政策可能也是无效的。

只有把城市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根据合理的资源容纳能力招徕人才,形成产业链,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杭州对互联网企业的吸引力,也不是搞政策的短促突击,而应该归功于长期的商业文化底蕴和“浙江模式”的厚积薄发。

如果城市定位不准,环境建设不足,人才争夺战难免会烂尾,这对于人才和城市都是悲剧会。

至于现在的二线,未来的新一线,需要/正在/即将建设什么样的产业,这对城市和人才来说,都应是关注的焦点。

【众城的新赛跑——新兴产业】

北京的定位自不必说,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国家确定的定位,也是为什么众多媒体和国际组织云集于此,各种豪华展览活动场场爆满,咖啡馆里总有创业项目诞生的原因。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互联网产业还会继续向北京集聚,无他,集聚的势能和政策使然。还有大央企总部经济、一行三会(现在是两会)带来的金融总部经济,也都是首都优势的独特赋能。

上海,则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上海以其资源禀赋,依然在大力发展航运、汽车、钢铁、造船等现代重工业,张江高新区的重点产业则是集成电路、软件和生物医药。这些都是上海产值的重要支撑。



上海的综合型发展路径,实际上给了其他一线与新一线城市一个良好的示范——除了极少数地缘因素带来的际会,金融业的集聚,一般也是需要现代高精尖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支撑的。

以科技创新中心这个名头为例,全国有一百多家国家高新区,多少能跟科技创新粘上关系,但细细观察,这不同的高新区有往往从事既然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荣枯周期,实际上各地还有比较特殊的比较优势。

比如武汉本身就有光谷等较为先进的生物和光电产业,华为、小米又将在武汉建新的研发中心,这样一来无论传统或是新兴的制造业都有机会在武汉蓬勃发展。而郑州计划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基地和通航产业基地也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力。

重庆着重于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主打“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也在互联互通方面动作频频。再比如成都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代表性的先进制造业都有坚实的智力基础。另外,两地都非常侧重于未来的发展,在相关人才引进上不遗余力。

基于不同的禀赋和策略,以及各地政府的机缘与实干措施,各地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相当的分化。至于初露端倪的细节,我们将在之后讲述。

【结论:个人的奋斗与历史的进程】

所以,找准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个人如此,城市也是如此。

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在一线城市,能够获得大量的资源和成长机会,但这里也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巨大经济机器,不断重复着适者生存的过程,任何人都必须不断奔跑才能不被甩掉,想在这里过的非常自在,可能只在极少数精英的能力范围之内。

相反,二线城市的姿态是欢迎所有人,这里相对沉静缓慢的三四线,更适合追梦的青年人群,发展空间要大得多;但相对京沪,则明显舒适、生活成本低。

发展和稳定的矛盾不仅存在于教科书里,论坛中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问题,“逃离还是留下”“深圳和武汉比,哪座城市更适合工作和发展”,这些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标准的答案,但提前了解每一座城市可能的进化路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参照其他新兴国家的发展之路,我们能看出历史进程的哪些规律?

1、金融互联网产业只可能在一线城市繁荣,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而言,不可能依赖这两个行业步入发达行列。

2、制造业是非资源型地区产业升级的不二法宝,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老老实实做实业,做高科技、高精尖的现代制造业,不要过早地脱实向虚。

3、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落后地区三四线城市将面临年轻人口减少、增长缓慢的可能。

综上,愈演愈烈的中国城市战争,最大的赢家可能是三大城市群内的明星城市,以及5大区域中心城市。中国人口虽多,但十余个城市群必将聚合80%以上的人口和产业。

剩下的幸福,就要靠个人的奋斗了。

人才争夺大战与房价 到底靠什么留住人才?

无论就人口红利的终结,还是产业转型的需要来说,争夺年轻人才资源关乎城市的命运兴衰。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人才带来的购买力,威力自然不言而喻。

这不只是一个买房的故事。

小胡来深圳工作已经3年,但户口一直留在湖北武汉。最近,他开始着手入深户的事情。

“为什么突然间想进深户?”

“家里把武汉的一套房子卖了,想拿给我当首付,要我在深圳买房,所以得先办深户。”小胡说,“深圳买房压力很大,但我觉得在这儿工作压力会变成动力。”

在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早已是一个很有名的标语。对小胡来说,却有着自己的见解。

“这座城市有我喜欢的味道,是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太清,或许是路边的鲜花,或许是整个公司团队争分夺秒地通宵冲刺,或许是跟朋友一起吃着路边摊……许多影像浮现在脑海,但我经常对自己说:我不愿意离开,我也不想离开!”

小胡虽然从事金融工作,但每个月的还贷压力还是让他有点担心,但他还是愿意背起这份负担:虽不能说有了房才是深圳人,但却更有“安全感”。

短短几个月,小胡就走完了整个落户过程,在罗湖笋岗派出所弄好了手续,也开始了自己的看房之旅。

说起深圳的户籍政策,其实早已放开,目前则是进一步放开。2016年深圳出台的《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提出,35岁以下,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以上学历人员,50岁以下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45岁以下的在世界技能大赛和国家级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人员,和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者等,都可以迁入深圳户籍。随后,深圳还出台了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几万元不等的房租补贴等优厚政策。今年1月,深圳出台《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强调,符合条件的来深创业的外籍华人可直接申请5年有效的居留许可。获得世界知名大学学士学位及以上的应届外籍毕业生,可直接申请外籍人才来华工作许可。

随着很多城市对大学生落户政策的宽松化,过去对户籍管理非常严格的京沪也在松动,各大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不断白热化,科研创新型人才成为竞相争夺的焦点。

3月21日,北京市政府网站发布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指出要支持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加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服务、文化创意、体育、金融、高技能等人才引进力度。3月26日,上海举行“人才工作大会”,出台《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对外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重点引进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人才,计划从建立住房支持、实施落户绿色通道和保障配偶子女相关待遇等7个方面为高峰人才提供系统保障。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广州、南京、郑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合肥等多个城市都出台了人才新政。就在临近深圳的东莞松山湖,也在近日修订出台了《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管理规定》:2017年1月1日以后新引进的人才,本科学历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1.5万元,硕士、博士学历人才补贴3万元,博士人才落户再补5万元。松山湖与深圳的关系,也正是因为科技企业华为而被市场关注。

此外,多地的人才政策多少都与房地产市场挂钩,例如安居房、公租房还有公积金贷款优惠等。无论就人口红利的终结,还是产业转型的需要来说,争夺年轻人才资源关乎城市的命运兴衰。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人才带来的购买力,威力自然不言而喻。

在这里不能不提及西安。西安近日推出面向全国开放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西安的新举措。市场数据显示,3月22日到24日这3天,西安共迁入落户人口超1.5万人。同时,在系列新政的叠加之下,从1月截至目前西安新迁入人口已达近21万人,直逼去年迁入人口总量。与此呼应的是,一些非官方的市场数据显示西安2月房地产销量同比增长32%,房价涨幅也领先于其它大城市。

近几年,“逃离北上广深”的说法曾经甚为流行,然而风平浪静后不少年轻人还是选择“逃回北上广深”。在小胡这样的年轻人看来,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除了房价和交通成本较高,其它生活成本其实并不比小城市高。“年轻人无法忍受没有变化的未来,会被小城市的安稳生活日渐消磨。”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全国40城房价透支程度排行榜》显示,全国40个大中城市中,共有19个城市呈现不同程度的房价透支状况,另外21个城市暂时没有房价透支现象。在大部分人印象中,房价透支现象最严重的或许是北上广深这类特大城市,但易居研究院研究员王梦雯表示,房价透支程度前三名的城市是厦门、天津和石家庄,其中厦门的房价透支程度最高,对比第二名的天津得分高出近70%。此外,济南、南京、福州排名也比较靠前。而北京、深圳、上海等楼市调控最为严厉的城市,市场出现明显降温,房价透支程度对比2016年有所缓解。

对于不同领域的人才,户籍、资金、住房等优惠条件的刺激作用究竟又有多大?这个或许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只要是有足够的能力和才华,任何城市都没有理由拒绝你。




城市人才争夺战:我们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



一年之计在于春。伴随着春天一起到来的,是武汉、成都、西安、青岛、宁波等二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

今年3月,继南京推出外地高校生到南京面试可领1000元补贴之后,3月23日,西安推出新的落户政策: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3天落户1.5万人。



2018年3月4日,西安,公安经开分局不到10分钟,就为一位想落户西安的博士办好了手续。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对人才的争夺,关系到城市升级转型和区域竞争力提升,不仅二线城市,北京、上海也加入争夺。3月21日,北京出台了“历史上最开放的落户政策”;26日,上海则明确表态“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并设立落户绿色通道,打造“人才梦之队”。

当城市和每一个个体的命运选择紧密相连,我们找到“抢人者”与“被抢者”,听一听这场人才争夺战背后的各种抉择。

“从一线到二线,没有一点失落感是不可能的”



2017年,我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任教。

这一年,武汉提出了“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计划,被视为争抢人才的开始。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大学毕业生留汉人数达30.1万,是2016年的3.1倍;新落户大学毕业生14.2万,是2016年的近6倍;一年内,武汉户籍人口总数增加了近20万人,为历年高值。我们家都不是武汉人,定居武汉,为此贡献了4个名额。

我的选择,除了考虑平台和城市,子女的就学因素也很重要。我有了第一个孩子,在读博士期间,老婆还生下了老二。就业势必要考虑孩子未来就学。

有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即使留在北京,花几百万在三四环外买个房子,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在路上耗着,到底图什么?最后没留下,也就不想了。我是做心理学研究的,华中师范大学在这方面排名不错,加上学校和城市政策都不错,最后定了武汉。

我来的时候,除了城市的住房补助,学校还给分了一个两室一厅,每个月只要交两三百租金就可以。两个孩子都进了学校的附属幼儿园,我每天去上课时,就把他们送过去,下班又顺路接回家。不用挤公交,节省了很多时间。华师的中学在全国也算比较好的,孩子教育上,没有太多亏欠感,这点上幸福感很强。

去年,武汉在零门槛落户的基础上,开始在长江新城内建设面积1000亩的“长江青年城”,让大学毕业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八折”买房对一些人诱惑还是挺大的。

我有个同学,毕业时去了上海一所高校。上海机会多一些,但是压力也很大。市里每个月给一千多住房补助,不够他租房子。今年他花三百多万买了个50多平的房子,很多负债,上次见面时,他压力挺大。在武汉,三百多万可以买到一百大几十平的房子,会很舒适。

刚到武汉的这一年很忙,还没顾上休闲。武汉有很多地方玩,这一年还没顾上吃和玩。最近武汉大学的樱花开了,华师和它对门,前两天我带着孩子过去站了一会,以后要多出去玩一玩。

要说从一线回到二线城市,没有一点失落感是不可能的。在来之前,我跟妻子想象过很多次在武汉的生活,真到了还是有点落差。比如,武汉在修地铁,公共交通目前还不是特别理想,和北京的成熟还是有点差距。当然,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希望它会越来越好。对现在的生活,我还是挺知足的。

“抢人政策,是一个城市在纳贤上的积极姿态”



武汉、南京、西安等二线城市争夺人才的政策挺多的,开始准备就业的时候总是时不时看到。

比较吸引眼球的要数南京今年1月提出的,非南京籍应届生,只要去面试,就可以获得1000元补助。再早些时候,还看到过,为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南京对高层次人才提供可申领不少于300万元的购房补贴。

说实话,对于一般的博士求职者来说,1000元面试补贴作用有限,300多万的购房补贴,我们也没资格享受。更多时候那些热议的抢人政策,是一个城市在纳贤上的积极姿态。

相比城市的政策,我更看重用人单位的具体待遇。比如,我应聘的南京高校,每个月可以提供4500元住房补贴,可以连续申领6年。这就能基本解决租房问题。南京市的政策,应该是博士每个月可以领1000元租房补贴,这部分是额外收获了。

我大学在东南大学度过了4年,后来又到北京读研究生,临到就业的时候,最终还是选择了南京。

要说优惠政策,三线城市更丰厚,之前接触过东莞、绍兴的工作机会,那里的新城要发展,学校不仅给职位,还直接送房子。

北京科研资源丰厚,发展机会多,要想硬留,也可以找到有户口的工作。但是,我出身平凡,抬头看看动辄五六万的房价,买车要摇号,真不想刚工作头20年就活得那么累。

我和女朋友都在南京读本科,南京对我们的吸引力一直很大,这里相对来说算得上平民城市,房价两三万,努力一下可以够得着。

对我们做学问的人来说,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六朝古都,科教中心,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出自南京江南贡院。现在和上海、杭州做邻居,科教、创业氛围也不错。

我对未来生活的设想不多,最重要的是,不要坐班,财务自由。

最近,鸡鸣寺的樱花开了,从鸡鸣寺到和平门一线的樱花,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开成了花海。我和女朋友的愿望是,能早点去南京赏樱,然后再吃上一碗老鸭粉丝汤。

博士落户,只花了10分钟



我从1998年到西安市人才中心工作,2007年西安市开始组团赴外省招聘,最近两年的人才政策,是我工作20多年来,所见力度最大的。推介会上,领导说,西安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需要人才。

这种急迫从今年开春的行动也能看出来。两会一结束,西安就组织了45家重点单位到北京进行推介、招聘。事业单位打破时间、流程限制,面试合格,当场签约。一起来的还有公安局户政部门的同事,当场受理落户,房管部门的同事就安居政策现场咨询回复。



西安市公安局人才人口争夺攻坚誓师大会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我掌握的数据,今年前三个月,西安迁入人口达到21万,接近去年的总量。年前,西安市500余名户籍管理民警举行了誓师大会,集体宣誓坚决打赢西安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

我们对人才的渴求是有原因的。西安是文化古都,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但是另一方面,它面临的竞争局面是严峻的。领导的解释很形象:西安不沿海,不沾边儿,没矿产,要想追赶、超越其他城市,要么换车,要么换人。

“抢人”,得拼服务。为什么同样是火锅,海底捞就做得更好?说到底就是要当好“店小二”。比如落户,现在可以网上申请,快递到家,把服务做到最优。年前就有一个博士落户西安花了10分钟。

再比如,之前,得知一位国内研究分布式能源的权威专家要到西安开会。为了能跟他谈上几分钟,我们几次沟通,要到他的高铁班次,到高铁站等着。人家一看你这么热情,没去宾馆落脚,直接到西安一家重点单位进行初步考察。后来,他已经先后带了11个专家到西安接洽。

今年春节时,我们还组织了一场高层次人才新春联谊会。这是以前没有的,我们通过各大校友会、商会、猎头公司,邀请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外籍专家、知名企业高管和国家双一流高校博士生等200来人参加。通过这类活动,人才可以交流,我们也结识了人才,建微信群,再约到咖啡馆恳谈,引才荐才非常有效。

比如年前,有人把宁波要在全国派驻15名人才联络员的消息发进群里,我们就有点压力了。我们就提出在全国设立20个“引才工作站”,在社会名人和高校中聘请100名“招才大使”和“校园引才特使”的点子。对那些帮忙引荐人才的人,我们是有奖励的,根据“伯乐奖”,介绍成功会得到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奖金。

无论对什么人,平时的交流也很重要。我会在微信群里鼓励大家带同学、朋友来西安玩,春节的时候也会发发小红包,活跃气氛。在朋友圈里,也会拍西安的景点和花花草草,拍得美美的,吸引大家关注。

近几年,抢人的战火还蔓延到了海外。

从我接触到的数据看,留学回国的人群中文科、管理类专业的人才比较多,计算机、工程设计、通讯等理工科偏少。比如人工智能、金融类人才,在硅谷、北京都是稀缺宝贝,相对来说,我们能开出的条件,难跟互联网巨头抗衡。

但人才争夺是长期的,第一步抢不到,争取第二步把人才揽进怀里。

“专家被骗一次,就绝不会再来”



我的工作说通俗点就是当“媒人”,做“红娘”。

最近几年,各大城市开始大力争夺人才,我就结合工作优势,开始帮各个地方引荐他们需要的人才。带着城市的人才政策去上门交流,跟帮人介绍对象一个样。

算一算,这几年我见了大几百个高端人才,真正谈成的不过十分之一。以2016年为例,我为青岛市引荐了1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名“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实际上谈了不止20个。现在我手上还有两个院士正在谈,其中一个谈了一年多。

影响因素有很多。

首先,找人才就像帮人往家里娶媳妇,你有车有房,怎么都好介绍。像杭州、南京、深圳,财政(收入)厚实,政策优惠大,人才就容易“娶进门”。山东省内,青岛的人才引进政策起步比较早,力度也比较大。比如,对引进院士给5000万项目启动经费,院士每年按要求在青岛工作3个月以上的,还有500万生活补贴;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有100万生活补贴,还有各项配套措施,人才和项目落地就比较方便。

这中间有一次经历让我印象特别深。广东有个“千人计划”专家,是一个从荷兰回来,研究“电子纸”的专家。当时我想把他挖到山东来,跑去广州找他。广东提供一栋五层楼让他做项目实验室,支持他的科研经费可能也要上亿。周教授特别忙,他打趣说,“茂航,我肯定去不了山东,不然给你100万年薪,你来我这工作吧。”你看看,我这个挖人的,没挖动人家,还被人家挖了!

还有时候,双方一谈,觉得挺合适。但是其它地方临时出了一个新政策,人家一看,那里更合适啊,我们就被动了。现在各个城市的人才政策层出不穷,让人激动,也有压力。我出差到北京,只要有时间,都要去教授们的办公室坐一坐。院士比较忙,我就跟他们的团队成员保持联系,掌握最新动态。

高端人才的引进很不容易。“千人计划”的一些学者,年龄在30-45岁左右,他们成天泡在实验室里,对项目的要求很高。反复谈好几轮,还有几次实地考察。他们看重做研究的物理空间、服务支持、研究氛围、科研经费等多个因素。有的地方光看着政策好,落实不了,专家被骗一次,就绝对不会再来。

2013年,青岛为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中介机构和个人设立了奖励金。我在2016年引进了4个人才,获得25万元奖金。2017年落实了两位院士,引进一位院士可以获得30万奖金。但是拿奖金不是我的初衷。按照十分之一的概率算,每约见一个人才,至少来回三五趟,很多落地的人才都要跑十几趟。单是计算差旅费,奖金的意义就没那么大。我看重的是每一个项目本身。比如,人才带来项目,我们要为这些项目做配套服务、做销售,有时候看好了,还可以参股。入股一个,成功了,那些收益才是最重要的。
推荐阅读

◆高清全彩图电工技术与技能(收藏版)
◆电工超级实用口诀大全!
◆做一名合格电工,你知道需要多少证吗?
◆还记得当年那个领我入门的老大吗?

◆CAD电气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系列教程

◆PLC编程九大步骤,老师傅推荐!
◆工程常用的各种图形计算公式都在这了!

◆安川、库卡、ABB、发那科等机器人资料免费下载!
◆现场不求人:变频密码大全
◆现场不求人:机床密码大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哦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哦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