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PLC技术网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注册哦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PLC论坛-全力打造可编程控制器专业技术论坛
»
论坛
›
工控商务区
›
『工控行业动态』
›
工业云的春秋战国 |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迷局(深度)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工业云的春秋战国 |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迷局(深度)
[复制链接]
37708
|
0
|
2024-4-13 10: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周朝之后,是为春秋。春秋算是一个彬彬有礼的时代,虽有战乱,却是礼仪当先,绅士之战;春秋之后,是为血腥争夺的战国。一切以生存为第一目标,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好注脚。战国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厮杀,就是为了造就最后一个统一帝国。
而在当下,云基础设施已经进入战国时代;而无论是工业云,还是物联网平台,都还刚刚进入春秋时代。血腥的挤压、消灭战尚未开始,竞争还处于跑马圈界的温和对垒状态。在偌大的工业跑马场上,放眼过去,每个企业都像是在春忙,砌墙挖壕扎藩篱,搭建自己的工业云平台。市场似乎还足够大,相互之间,大家搭讪的多,搭界的少。
工业云与物联网平台
本文旗帜鲜明地将工业云、物联网平台、云设施这三者进行区分开。否则大家说话的语境实在差别太大。
图1 工业云平台的三个支柱
那么,工业云平台是如何组成的?
云设施属于基础应用,例如AWS、Azure、阿里云等;而工业云,则体现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做支撑、内容应用、具体运营的,这里以PaaS层为主和少量的SaaS。例如领跑先锋Predix、三一重工的根云等;而物联网平台则是负责将万物相连的连接层和支撑层,例如PTC的ThingWorX。这里主要以PaaS为主。当然,这里面也有相互渗透的,也就是有的公司,会既做物联网平台,又做工业云(如西门子的MindSphere)。
目前行业中各种所谓的“工业互/物联网平台”,往往会混用。其实一般企业所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往往主要指的是工业云,是应用服务层。
图2 工业云平台的示例
云设施是一种基础设施的能力,一种分布式的储存、计算与部署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云设施还是一种通用性的支撑,还没有走到跟垂直行业的深度结合的时候。这是最为典型的IT架构下的产物,它跨越了行业、设备和软件本身。这是做IT的,喜欢用的IaaS层。
图3 工业云平台
工业云和物联网平台,则是工厂现场运营的直接支撑后台,它跟业务和流程、跟轰鸣的机器、跟大量的数据流动紧密地绑定在一起。真正的行业互联网的厮杀,正是发生在这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小心地把物联网平台,从工业云平台中剥离出来。
图4 物联网平台
根据著名IoT Analytics公司的物联网架构体系中,物联网平台,是源于软件后台得以支撑整个物联网体系的一个重要板块。它本身并不包含硬件设备(如传感器、网络等)诸多要素。当然物联网平台的功能可繁可简,最简单的可能只是激活物体的相连。复杂一点,则带有更多的分析、数据库甚至可视化等功能。
图5 广义的工业云平台的分布
来源:Gartner公司,2016
如果把云设施排除在外,则可以把“工业云和物联网平台”,称为狭义的“工业云平台”,
工业云的复杂
值得玩味的是,对于云设施而言,天下格局基本大定,剩下的只是在撕扯规模。这是一个战国雄起的时代。唯一不确定的是,就是云设施如何跟行业结合,如何跟工业云平台进行对接,从而产生了无穷的变数。
工业云,则是公元前的春秋时代了。与云设施的天下大定,和狭小的物联网平台的局面不同,这里仍然处于混战的局面,而且市场巨大。
这个原因,是来自现场运营的复杂性,需要担负着多重连接的使命。既有传统M2M(机器连接)——这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历史使命,在自动化时代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老命题;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连接,人与机器、人与人、机器对基础设施、机器对环境。然而连接之后,产生的分析、业务则是更大的挑战。这是工业云真正产生魅力的地方。
图6 工业云的挑战
这给当下各家公司对于战略的判断,呈现了巨大的困难。你很难严格界定你的竞争对手,也很难面向未来去开展技术的想象。
当马云在天津智能大会挤兑李彦宏,说应该“少想竞争对手,多想想未来”的时候,看似正确却做不到。没有人能够透过迷雾看未来,当下能看的,只能是被动式的应战。快速发展的技术为所有人打开了模糊不清的视野,看着同赛道的竞争对手在作何选择是最现实的路径,同时还要警惕着那些可能突然从天而降的跨界选手。一切都是手忙脚乱,难以设定既定方针。
而工业云,实际上决定了行业的根本属性。所有的争夺战,必然围绕这个而来。这才建立面向行业互联网的工业大本营。
如果我们跳开了这样的环境,想想当年东周式微,中国式的分封制度开始瓦解的时候,当时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此等画面何其相像。
工业云进入春秋时代
工业云的追逐,取决于工业领域行业专家坚定的信心。如果无法对设备资产和业务流程数字化,并且通过数据优化,从而得到更高的服务价值,那么这块阵地就只能留给竞争对手。
GE目前为止是做得比较出色的一家。从2012年提出“工业互联网”以及随后推出联盟以来,喝彩不断。实际上,GE几乎靠自己一己之力,将“工业互联网”这个最为普通的词,提升到一个无数企业追捧的高度。许多人甚至以为这是美国国家战略。由于理念很早,对工业互联网的愿景比较清晰,策略比较完整。更重要,也是最大的优势是,它本身就是工业公司,既制造设备也运营设备,这些经验可以通过软件,直接放到平台上,通过平台化的方式提供给客户。
SAP这次同样比较早的嗅到了数字化工业的新味道。除了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德国工业4.0早期的发展,也是工业互联网联盟IIC的早期成员。作为对数字化制造有着充分理解的公司,也极力推动力工业4.0与IIC两个组织之间的框架性对标。然而,SAP本身对设备连接、设备管理等以前几乎是空白,他们去年九月收购了意大利的PLAT.ONE。PLAT.ONE是一个企业级M2M和物联网应用平台。PLAT.ONE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为全球主要的电信公司和工业设备公司连接应用程序的平台。SAP计划要把PLAT.ONE与其分析产品SAP HANA云端平台整合,进而推出如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与链接,以及其他物联网相关服务。
几乎马不停蹄的节奏,在今年二月,SAP推出了Leonard物联网系统,作为物联网平台最为重要的战略。随后在五月份,SAP的Leonard战略继续升级,成为并列SAP S4云平台的最大的双引擎战略。工业互联网是端到端,从设备到业务系统的连接,而SAP恰好在在工业应用系统上提供解决方案,拥有大量的工业客户。
可以说SAP在推动IIOT方面策略,都显得过于激进了。去年宣布投资20亿欧元,计划在2020年完成到位,投资收购或将成为主流。
可以看出来,关于工业云平台的战略,大家都没有完全想清楚。一切都在探索。
西门子在2017年加速推进的MindSphere则是以“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理念而生,它强调了面向底层的连接性,呈现了物联网平台的特点,就物联网平台而言,西门子先从自家的管道改造开始,完成既有设备的连接;而更重要的价值,则需要构建生态,凸现工业云的价值。
与此同时,作为一家德国传统制造业公司,西门子还不同寻常地提供了一种透明化的商业模式——“按使用付费”的价格机制。这对于百年西门子而言无疑是迈出了一大步——这让人们对未来的“设备能力共享”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法国电气与自动化巨头施耐德也建立了自己工业云生态体系EcoStruxure,将其拿手的能源管理、自动化和软件产品都进行整合,所有的业务尽可能置于云端。而原来收购的各种软件如WonderWare等,都成为工业云服务的一种非常实际的应用。
而这个覆盖了工业、电网、楼宇以及数据中心的顶层,表达了所有公司的一种全新的迷恋:有了工业云,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可以摆放在同一个屋顶之下了。多元化的业务,有了统一的主心骨。
作为高端CAD厂商的PTC,则是早早吹起了向物联网进军的号角。通过收购ThingWorX、Axeda等机器物联网公司,以及ColdLight大数据分析公司,PTC已经180度转弯,硬扳轨道转型为工业物联网平台。作为一家老牌的PLM厂家,它对设计的前端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这样就可以从产品设计、到产品运营,PTC可以收获足够的物联网平台所需要的数据。因此ThingWorx的市场规模不大,价值却非常突出。这也是GE公司的Predix工业云,为什么会紧紧地绑定ThingWorX这个物联网平台。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仿真公司巨头Ansys也一样,进入物联网领域。今年五月,PTC和Ansys双方甚至联手合作,将ANSYS工程仿真技术,连接到ThingWorx平台上,从而可以对直接的物理世界进行仿真和反馈。
工业界所有的脑袋都挤在了同一张照片里面。边界,越来越模糊了。
工业云平台的生态迷局
对于起步落后的西门子MindSphere而言,2017年的重点主要是在强调拓展生态圈,除了巩固连接和管理方面,会格外加强在场景方面的应用。其合作伙伴,既包括云设施、软件开发者,也包括物联网初创企业、硬件厂商等。既有来自数据层面的,也有来自应用层面的。IBM Watson自然是数据层面的大明星了。当然,选中IBM Watson这样的合作伙伴,对双方来讲是各取所需。IBM Watson这样的IT巨头,或许也会认为它是整合了MindSphere——对于先行一步GE Predix而言,则选择了与IBM Waston死磕对抗的方式。实际上,GE还在去年针锋相对地收购了两家初创公司Bit Stew Systems 和 Wise.io,意欲加强其在工业数据分析的能力。
对于SAP而言,西门子和IBM都是自己的生态成员。反之,亦如是。作为从西门子分离出来的IT集成供应商系统Atos,既是SAP的生态成员,也是西门子的生态成员。
而实际上SAP跟西门子,这欧洲第一大和第二大软件公司的合作,颇多重合支出和相互进取的志向,难免觉得“断片”只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西门子开发出来的那些连接盒子、网关等,也将使得许多传统的通讯接口和工控机厂商如研华等公司,心生疑惑:类似这些关键接口的闸门,到底应该由谁来建设?而西门子的MindConnect Nano这种数据采集箱,对于传统做MES同时兼做MDC(生产数据采集)之类的厂商而言,将可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云设施层面,西门子MindSphere的合作伙伴包括亚马逊AWS,也包括微软。这个选择,很慷慨地留给了客户,客户希望使用云服务、数据库,都可以自行挑选。
但问题是,微软也是这么想的。微软非常积极地为西门子提供大数据、软件计算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能力,借重于西门子在工业设备领域的能力,微软能够将自己的产品推广给更多的工业客户。当然微软也很清楚,与西门子的合作不可能是排他的,与其他企业合作也是如火如荼。例如跟横河、跟GE都进行合作。
这篇文章本来不想讨论云设施的问题,想把微软、AWS这种公司关在本文的“纯工业语境”的大门外,但行文至此,又不能不提到微软。
原则上微软的Azure是云设施IaaS,但也有很多工业云的内容服务,包括数据分析和AI的功能。微软跟GE、跟西门子合作时,后者提供专业知识,而微软则提供分析和AI能力。长而久之,微软也会积累大量的工业知识,因为从方法论上,从计算手段上,大多是可以举一反三的,特别是AI的唯象性的算法。微软凭着其云平台、AI和巨大的IT客户关系,将在工业云的这个领域静悄悄地圈地建碉堡。Mindshere跟它合作,以后高价值的服务(如AI),难免都会让微软独吞。这个意义而言,选择微软,也是工业巨头们担忧而心事重重的地方。
工业客户们,都在拿自己可怜的羊,去喂微软这样的狼——尽管当下看还是幼狼。迟早一天,微软会大量与工业客户一起合作,跟那些既不想用Predix,也不想用MindShere在一起。可以大胆地判定是,未来美国一两百亿美元的之下、几十亿之上的工业公司,很多会是微软的客户。
那种张飞斗岳飞的局面,恐怕真的会上演。
工业云的主泵效应
对于中国的工业云的建设而言,看上去有三种突围方式。从设备端、从业务管理端、从供应链。这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思路和方向。
第一类是通过采购路线打通供应链的数字化。在这里,具有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的制造公司,有着最大的优势。例如海尔、美的等。这些公司,可以凭借强势的甲方优势,将各个供应链厂商整合进入自己的工业云。当然海尔CosmoPlat走的则更加激进,它把线上云的资源,与线下工厂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试图形成一个闭环的O2O云。
第二类是通过产品/设备端的数字化,通过设备数据联网,直接反馈数据。这是传统制造业最擅长的地方。像徐工Xrea云、三一重工的根云、沈阳机床的iSESOL等。借助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资产的优化管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驱动力。当然,从设计资源的数字化开始,也是一步好棋。例如数码大方的大方云、索为的众工业,都在寻求从设计的数字化开始,连接各种设计和工艺资源。
第三类是通过业务流程下沉。这往往从传统的ERP厂商的动作最为明显。例如对用友而言,已经从企业软件,明确转向到企业服务。云服务,成为用友战略的三家马车之一,它的一个隐含的使命,其实也是在将当下的软件收费模式直接枪毙掉,全部都转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显然,企业不仅仅需要软件,也需要与业务本身相关的服务,流程、交易、产业、金融等都搀和进来,这是传统ERP厂商的一次巨大的机会。
图7 中国工业云的三种突围路径
无论是ERP软件的云化策略,还是供应链对供应商的强势绑定,还是设备、产品设计的数据汇集,无论上述哪一种渠道,都打通和造就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数据资源湖。而数据是自然流动的,天生的连通器效应。那么它们如何流动和分配?
工业云的发展,将形成一个强大的主泵效应。
也就是由主泵厂商来直接面对客户,再有主泵将数据流传递给各个辅助泵阀和支流。对于厂商而言,不同的业务存储在不同的云上,将是不可承受的分裂之痛。
在未来,如果用户需要统一工业云的供应,那么谁来作为客户的主供应商?
在春秋时期,当用友云碰到三一重工的根云,二者可以深度合作。因为当下还没有厂家能够完整地说清楚业务模式,也很难预测友敌的边界和距离。而且客户也处于启蒙期和观望期,但一旦主泵效应开始发挥威力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交锋时刻。
寻求工业云的主泵效应,才是每个厂商内心最深的渴望。
工业云成为工业体的标配
工业数据是石油,所有的人都接受了这个比喻。但石油不会自然产生价值,它实现价值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燃烧。工业云,才是燃烧“数据石油”真正的发动机。
然而,任何公司的天下大一统的决心尚未能呈现。边界仍在建设之中,往前探意味着巨额的投资和不确定的未来,但没有一家有远见的公司,能够停下来讲自己的未来交给对手。海尔张瑞敏说过一句话,“不是拥有平台,就是被平台拥有”。这句话像极了一句誓言,但所有的从业者都该从中听到恐惧的意味,那是属于所有人的。
各家公司积极发展工业云平台,其最大的动力则是来自对未来的恐惧。
而工业云,正处于一个春秋时代。江湖正在等待定义,边界等待廓清,每家都期待获得一张进入战国的门票。
(春秋乍起,热闹不同。下一步,本公众号将开始对一些典型公司的工业云平台战略进行跟踪分析,推出“工业云春秋演义”系列,欢迎关注)
《工业互联网》系列阅读:
数字帝国 财富之城| 工业互联网三部曲(上)
万物互联 人机之巅| 工业互联网三部曲(中)
云端霸权 物联之城| 工业互联网三部曲(下)
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上篇)
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下篇)
作者简介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 南山工业书院发起人,微信号:sinceapirlbj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林诗万、刘爱军、张冰、马跃、杨宝刚、张启亮等人的支持和概念辨析,在此一并鸣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哦
x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哦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剑指工控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工控行业动态』
『产品交易专区』
『人才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