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教书育人优秀团队|《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教学团队

[复制链接]
查看92830 | 回复0 | 2024-3-13 09: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2023年9月,《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教学团队喜获成电教书育人优秀团队。该团队为跨学院课程组,成员来自于电子、信通、集电、光电、自动化、物电、计算机、空天、能源等多学院,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0人,其余教师20人。团队由原3+6课程“电路分析”与“模拟电路”两门课程教学团队整合而成,是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学队伍。



躬耕教坛,成果显著

《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教学团队在何松柏教授、钟洪声教授带领下,锐意进取,思路活跃,积极参与学校、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评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获得5门次省级一流课程称号,课程团队老师获得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等6门次挑战性示范课称号,为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学院获评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提供有力支撑。





锐意改革,引领示范

团队专注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通过实施挑战性课程、研究型教学等改革,在教学组织、挑战性课程、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青年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显著建设成效。

“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课程”是学校近两年教学改革力度较大的课程,在“电路分析”与“模拟电路基础”两门课程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设成具有成电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特色的课程,课程改革获得学校第九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形成较好的辐射推广效应。

依托新时代高校电子电气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高等学校电路与信号系统、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讨会等平台,教学团队多次受邀分享课程建设经验交流,受到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相关教师的关注并影响其相应课程改革进行,较好的起到课程改革引领示范作用。





此外,团队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先后出版《电路电子学基础》、《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等教材10余部。出版“模拟电路数字课程”等新型态教材3部,为研究型课程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知识基础。



协同教研,推动发展

在我校跨学院课程团队基础上,何松柏教授牵头获得教育部“电路与电子学课程”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推动我国电子电路课程建设,加强校际课程资源与建设成果共享,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虚拟教研室目前共有来自国内80余所高校的近190位老师参加;主要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等;同时,包含新工科建设改革后的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电子电路基础等核心课程。在各校老师参与支持下,教研室共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教研活动1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1000余人次,构建起课程知识图谱,不仅推动了教研室教学研讨,更有助于有效推动参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



近年来,教学团队樊华、游飞等老师晋升教授,王成教授等国家级人才加入教学团队,电子科技大学信通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多位年轻教师加入团队,为教学团队发展提供了动力。教学团队鼓励教师积极提升教学能力,樊华等教师荣获四川省青教赛一等奖等优异成绩。同时,团队齐心协力,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以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近年来团队公开发表教学学术研究论文,在IEEE Trans. Edu., IEEE Glob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ference 等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



学生为本,全面育人

团队着力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是团队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课程团队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推进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取得较好效果。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与课程学习评价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根据项目式学习特点,注重课程过程评价,构建“静态(基础知识)+动态(能力素养)”评价模式,对参与的各环节进行科学合理评价。评价过程涵盖小组互评,课程设计报告评价,项目过程参与评价,项目报告评价,课程核心基础知识学习效果评价等。完成项目、参与研讨、撰写设计总结报告等过程评价占比50%,基础知识考核占比50%。



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多次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金奖”、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团队致力于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团队老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实践创新,指导学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等本领域顶级期刊会议发表多篇论文。

结语

未来,《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教学团队将继续以“探求专业知识真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理念,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拓展育人的广度和深度。创新课程与项目驱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挖掘学生潜能,赋能人才培养,创造更多优秀的教改成果与科研产出。走好科教融汇育人路,持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将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能力,培育更多具备坚定家国情怀、深厚科学基础、交融知识体系、深刻行业洞察力、系统思维方式、宽广人文素养、卓越创新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审一校:杜   莹

二审二校:马珊珊

三审三校:陈益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哦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哦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