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PAC的优缺点点评

[复制链接]
查看2031 | 回复2 | 2007-3-6 1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C一定要向算法和复杂控制方面发展,否则很难有很大的市场,理由于下:
(注:不是来找事,纯技术讨论)
缺点:
1、价格高,相对于PLC来说
2、可靠性低,这一点不要再争论,已争论很多次了,与体系架构相关系
3、体积大
4、对模拟量处理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低,与内部的结构和接口相关系
5、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因为自身内部的频率太高,体系是为商用开发的,无法经受干扰
6、温升大,如楼主所说做到55度已属不易,再向上走很难,因为CPU本身的温升就很高,加上环境温度很容易就会达到半导体的结温
7、可扩展能力弱,当然如果结构完全改成模块式的除外
8、 PAC选用的CPU大多在386-P3左右,而586的CPU大多停产,大家只能用一些工业用的X86的SOC,价格高,供货难,周边的DRAM已只有旧货,接口芯片也大多停产,所以无法保证长期供应。这与电脑的更新太快有关系,买了PAC,可能两年后就没不到一样的配件了,而新的配件还不一定兼容。
9、运算的时间间隔一般都不稳定,很难用来完成一些对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地方

优点:
1、资源多,可与PC的资源共用,从而使开发变简单
2、运算能力强,但这需要与语言挂勾起来,如果使和T型图,一定要加入用户自己用C、C++、VB编自己功能块的接口,可惜开放这个接口后可靠性又会受影响
3、对网络、视频、数控可以有很好的支持,可以利用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支撑
4、可以将控制和监视合在一块,利用强大的CPU和显示库来支持
5、新产品不透明,利润率空间高,可以给厂商、代理商更好的利润

其实PAC并不是新东西,PC_BASE结构的软PLC其实就是PAC,这种东东相当多的工控厂商都有,大家都使用KW、一方梯队、ISAGRAF、3S等公司的软件,现在大家把这玩意包装了一下又重新搞了个概念,用概念来挑战传统控制器公司。我不是太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容易让人误会,时间长了后如果大家知道了反而让行业受损。
以下是对《PAC的优缺点点评》的回复:
共有67人回复 分页: 1 2
JackyXie: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2 15:43:00
To 王晟磊先生,
相對於您所說PAC的缺點, 有些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
1、价格高,相对于PLC来说
Reply: 如果前提是數字量/開關量居多那我同意, 但是如果是模擬量或是加上通訊模塊或是運動控制等等, PLC在價格上不見得有優勢.

2、可靠性低,这一点不要再争论,已争论很多次了,与体系架构相关系
Reply: 這一點以目前來看, 相對來說, 做簡單任務的PLC確實還有優勢, 但請不要忘記一點, 像是GE-FANUC的PACSystems的RX3i, 是可以同時使用原有的PLC模塊和新的PAC模塊, 難道您認為這樣的可靠度還是低的嗎?

3、体积大
Reply: 這一點我認為您對PAC的定義, 尚有誤解, PAC不是僅只某一類產品, 據我所知, 西門子和三菱也即將推出類似PAC的產品, 廣義的來說, PLC也是屬於PAC定義內的一種產品, PAC的定義強化了傳統PLC的弱點.

4、对模拟量处理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低,与内部的结构和接口相关系
Reply: 每一家製造商的功力不同, 設計的總線結構也不同, 但若是以泛用型的產品而言, 要做到面面俱到確有難度, 不過若以OEM/ODM等專用的產品, 這方面不差的.

5、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因为自身内部的频率太高,体系是为商用开发的,无法经受干扰
Reply: 這方面我也不認同, 只要是想要國際化的產品, 都必須通過EMS(EMC+EMI)的檢驗, 就是避免對外的干擾和抗外部干擾的能力, 這是有標準的規範的, 中國也有CCC認證, 這一點我必須為所有廠家做澄清的, 一般來說, 工業產品只要求做到Class A的等級, 比商用電腦的 Class B還不嚴格, 這一點王先生是誤解了.

6、温升大,如楼主所说做到55度已属不易,再向上走很难,因为CPU本身的温升就很高,加上环境温度很容易就会达到半导体的结温
Reply: 以目前眾多PAC廠家產品而言, 基本的耐溫應該都可以超過55度, 因為採用的都是低功耗的CPU, 像是研華的ADAM-5000是使用 90188/80186/GX CPU, GE-FANUC使用的是PentiumM CPU, 泓格WinCon-8000使用 StrongARM/XScale CPU, 其他相關的元器件也都是採用真正?透邷氐?, 並非如王先生所說.

7、可扩展能力弱,当然如果结构完全改成模?槭降某??
Reply: 這一點王先生更是誤解了, PAC的特點剛好相反, PAC是強調開放式的軟硬件架構, 舉凡對各總總線的支持, 開放式的網絡架構, 強大的軟件編程工具, 幾乎都是非常開放的, 至少比PLC封閉的架構強上百倍.

8、 PAC选用的CPU大多在386-P3左右,而586的CPU大多停产,大家只能用一些工业用的X86的SOC,价格高,供货难,周边的DRAM已只有旧货,接口芯片也大多停产,所以无法保证长期供应。这与电脑的更新太快有关系,买了PAC,可能两年后就没不到一样的配件了,而新的配件还不一定兼容。
Reply: 這一點王先生更是言過其實, 我不知道您所指的是哪家公司的產品? 不過PAC產品是基於嵌入式系統架構所衍生的新產品線, 這也是Intel和 Microsoft近年來所非常重視的市場, 所以像是最火的行業如手機, 車用電子等等所使用的相關軟硬件, 幾乎都和PAC相同, 那請問PAC產品元器件的供貨會有問題嗎?

9、运算的时间间隔一般都不稳定,很难用来完成一些对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地方
Reply: 這一點我也不認同,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內知名DCS廠商採用PAC產品, 如果PAC的可靠性很差, 那這些公司敢用嗎? 像是電廠專用的有關紀錄事故的SOE(Sequence of Event)模塊, 在PAC系統內也可以定製出來, 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協議轉換器上, 這再再顯示出PAC強大且開放式的優勢.

最後, 我認為PAC將是一個革命性的新名詞, 它是依託在嵌入式系統蓬勃發展的趨勢下的, 絕對不是舊瓶裝新酒, 我認為, 傳統控制器大廠未來若不思改進, 勢必會被淘汰, 就像是PC界的王安, 迪吉多, 康柏等, 被消滅或是取代, 以上, 歡迎大家繼續交流, 更重要的是參加05/29在北京, 06/08在上海, 06/22在深圳的首屆中國PAC論壇.
西北工控小菜鸟: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3 15:16:00
请问王老师pac的准确定义是什么?
看了最近的一些文章,我感觉基于工控机加上个LabView(或者自己利用现成的函数编个控制界面)的开发的控制系统就被说成是Pac。
如果是这样的话,Pac早就有了,我刚上本科2000年就见很多教研室的老师开发这种东西了。
还有见那篇介绍Pac的文章说,AB公司承认自己的ControLogix系列控制器其实上就是Pac系统。这个我还有点不明白。Contrologix 是个运动控制器,他的编程方式还是用梯形图的啊,只不过AB公司的软件比较高级,也可以用VB来写程序,其实AB其他的控制器好像都能支持VB编程。还有就是Contrologix带以太网接口模块。是不是说支持高级语言编程+ethernet接口模块的PLC就是Pac呢?
王晟磊: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5 15:03:00
JackyXie先生:
您好!
您回答我的很多问题,有一部分可能确有其事,但是您说的都是特例,某一种PAC有这种那种优点是有可能性的,与我的题目是不相符的,我是从一个大的角度来解释的.
1、比方说您说PAC在模拟量时的成本低,这点就是一个误区,因为您除非是用PCI或ISA板卡的模拟量并且不加隔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本比PLC低,同时, 如果您这样处理,那么后面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又从何谈起.如果像AB公司承认自己的ControLogix是PAC一样,他的模拟量通道单价高达1000左右,所以我认为您的讲法不对。

我们评价一系列产品时不应该只从一个两个特例来作比较,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可以找到很多特例,比方说现在有一些国产的PLC号称32个点带3路模拟量,而只售200元,请问PAC有可以比的吗?

所以我不想一一点评您的回答的,因为很容易变成一种无谓的争论,如果您想讨论PAC的优缺点,就应该从设计、使用、生产各个方面来讨论,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某一种产品来,这样可以更方便讨论。
至于我说PAC是旧瓶装新酒,这一点基本上可以从前几年的新闻中去查出来。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一下ISAGRAF、KW、3S、一方梯队这几家公司在干什么工作,然后了解一下这些PAC自称的厂商倒底是什么一个软硬件结构。
最后我要批评一下研华,它不应该用它的186芯片来混PAC这个名称,这使本来就混乱的PAC市场定义更不清晰了。
因为这一颗186芯片本来是台湾某公司设计的,后被INTEL告了后把其中一款的版权卖给了研华,芯片内部是一颗RISC结构的芯片,但不是标准X86结构的,指令层面可以支持286以下的指令,但兼容度有问题,而我们提的PAC更多的说的是X86体系结构的软逻辑控制器,不包含这颗芯片,PAC有的优点它一样都不靠边。
同时如果按严格意义的PAC来说,基本上现在自称是PAC的只有20%的厂商是满足要求的。
蔡琴: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8 10:25:00
批评研华?据我所知,研华的PAC有四种,紧凑型PAC、开放型PAC、灵活型PAC、坚固型PAC,CPU类型也从底端到高端,OS从DOS到Wince 5.0到XP,应有尽有,不同项目不同的需求可选用不同类型、不同长像、不同功能的PAC来满足其要求。
像研华的ADAM-5550这款PAC,采用双CPU架构,AMD GX533 CPU用于支持PC功能,ARM7 CPU用于支持I/O功能。
我是从参加研华办的PAC中国行--10大城市巡回展的北京场了解到的。
王晟磊: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8 10:56:00
应该说有一部分是符合PAC标准的,但有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模糊概念。
朽人: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8 11:09:00
感觉PAC是新名词,但好像就是HMI加上软件,是吗?请高手指导一下!
芹菜: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8 11:48:00
PAC是由ARC咨询集团的高级研究员Craig Resnick提出的,定義如下:
1. 具有多重領域的功能,支持在單一平台裡包含逻辑、运动、驱动和過程控制等至少两种以上的功能
2. 單一開發平台上整合多規程的軟件功能如HMI及軟邏輯, 使用通用标签和单一的数据库来访问所有的参数和功能。
3. 软件工具所设计出的处理流程能跨越多台机器和過程控制处理单元, 實現包含運動控制及過程控制的處理程序。
4. 开放式, 模块化构架, 能涵蓋工业应用中从工廠的機器設備到過程控制的操作单元的需求。
5. 采用公認的网络接口标准及语言,允許不同供應商之設備能在網絡上交換資料。
謝聰敏: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8 12:06:00
王晟磊先生您好,
您對PAC產品的定義確實有嚴重的偏見, 用詞也非常自以為是, 包括批評一些真正用心研發產品的廠家, 如果您對PAC的定義有疑慮, 請自行與ARC咨询集团的高级研究员Craig Resnick去爭論

我當然是從設計面要與您討論有關PAC的技術問題, 我覺得既然要討論眾多廠家設計PAC產品的理念, 不應該只從硬件的角度來看, 您提及的軟邏輯軟件供應廠家, 絕非一無可取之處, 不能抹煞這些公司為自動化產品創新研發的貢獻, 我不否認某些您提及的公司有舊酒裝新瓶的嫌疑, 但是我們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畢竟用戶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就交給市場機制來決定誰的產品應該留下來.

我們先來評斷GE-FANUC公司的 PACSystems RX3i這個產品, 首先, 單從硬件結構來觀察, 它確實很像一台IPC, CPU是採用Celeron (Pentium III) 300MHz CPU, 總線採用的確實是標準的PCI Bus, 但是特別的是在PCI總線旁邊還設計了另一個原來PLC 總線, 為的就是能使用GE-FANUC原有PLC的I/O模塊, 這裡有一個最重要的設計改變來與PLC和IPC做區隔, 那就是採用了風河 (WindRiver)公司的VxWorks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 我認為您不了解為何要採用這種操作系統的真諦, 關鍵就在"實時多任務"這幾個字上, 請您告訴我, 哪一家PLC廠商的產品是"多任務"的? 還有哪一家使用DOS/Windows系統的IPC產品具備有"實時"的功能? 新的PAC產品就可以達到這種要求, 舉例而言, 需要高速整合IO和運動控制的中小型系統須達到10ms以內的系統Cycle time, 10ms 以內是一般的 PLC架構的門檻,
也是一般PC-based做不進來的部份, 而1ms 則是機械及電機等元件的限制, 目前幾種嵌入式操作系統都具備有1ms 硬實時處理能力的. 當然GE-FANUC在定義PAC產品時應該已經有很好的規劃了, 我相信未來他們也會繼續推出包括機器視覺 (Machine Vision)等配套的產品, 在軟件配套部分, GE-FANUC的Proficy已經包含您所有想得到的包含軟邏輯, HMI/SCADA, 運動控制等等類似西門子WinCC和Step 7的整合性軟件工具包.

NI公司的PAC- Compact FieldPoint和Compact RIO和Compact Vision System, 前兩者特別強調的都是搭配 Labview軟件基礎的, 不管您喜不喜歡NI公司, 您不能否認目前NI公司在量測自動化領域執牛耳的地位, 特別是Labview軟件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 NI的視覺系統則是說明了PAC系統在單一平台上可以運行視覺/運動控制/人機介面等等能力, 因為我對NI的產品沒有深入研究, 請NI公司的朋友出面來向王先生說明一下吧.

研華公司的PAC, 主要是ADAM-5000和UNO系列, 這裡我對王先生對研華公司產品的批評非常不以為然, 誰說使用80188/80186 CPU做出來的控制器系統就不能稱作PAC? ADAM-5510KW採用的是RTOS搭配KW- software公司的ProConOS軟邏輯運行引擎, UNO系統採用Windows CE.net實時操作系統, 也可搭載ProConOS, 軟邏輯編程工具MulitiPROG有別於傳統PLC編程工具, 它在這種平台上特別針對實時多任務提供給用戶可選的多任務優先級別設置, 多看門狗以確保系統的實時性, 這些都是一些有別於PLC/IPC系統的突破, 當然一些想用高階語言編程的傳統IPC用戶, 則可以選用微軟公司的 Visual Studio.net(EVC++/VB.net/C#.net)自行開發.

泓格的PAC系統以WinCon (Windows CE.net)/LinCon(Embedded Linux)/KinCon(含KW-software)具代表性, 上述幾家公司的產品已經都能展現出PAC產品的特色, 在此不對泓格產品與上述廠家相同部分再做贅述, 從王先生對PAC產品會不會感染病毒的疑慮, 我來用 WinCon-8000產品的設計理念做說明. 首先,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 王先生所提的BIOS在RISC系統里稱作BootLoader, 與 Windows CE.net的映像檔(image file)是被放置於32MB的Flash ROM裡面, 至於其他的驅動程序/應用軟件/存儲數據等等則置放於CF Card內, 這種設計有別於IPC, 操作系統是可以保證不受病毒感染的, 不像IPC把所有軟件都置於硬盤里, 在一些需要可靠度高的需求裡是無法採用的, 此外在通訊方面, 此系統可以支持一個以上的乙太網口, 這又是PLC很難達成的, 目前非常多的系統里要求遠程監控, 這類 PAC要連接GPRS modem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但是要達到雙向傳輸, 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於WinCon-8000採用的是開放式的架構, 可以內置一些原來IT業界好的軟件, 為了突破GPRS在電信運營商在通訊上網關動態IP的限制, 內置了一套iPush信息傳遞引擎, 透過 iPush Server, 可以容易的讓用戶透過GPRS modem從遠端下載程序到控制器上, 也可以透過Web service很容易的同時監看到所有遠端設備的實時狀態, 以上所描述的都是已經被客戶所接受並且應用在現場上的實例.

我之所以要站出來反駁王先生的論點, 除了必須說明一些事實外, 也希望未來有志開發/使用PAC產品的朋友們, 一起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取代無謂的批評與攻擊, 畢竟沒有任何一種產品是完美無缺的, 我很少在論壇裡看到有人討論產品開發過程的點滴, 特別是國外的廠商根本不會告訴我們這些的, 我希望"從製造在中國轉變為創造在中國"不只是口號, 而是能透過大家的努力來落實, 以上.
芹菜: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8 12:11:00
王晟磊说的“研华,它不应该用它的186芯片来混PAC这个名称”,应该所指ADAM-5510KW系列吧,其实用PAC定义框一下,是涵盖在PAC内容中的,只不过是低端的PAC,但有诸多优点,价格也低;可以满足部分的应用。
謝聰敏: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8 18:04:00
芹菜先生的論點是很正確的, 對PAC產品定義的理解比王晟磊先生好多了, 像是GE-FANUC的PACSystems RX3就是高端產品, 研華 ADAM-5510KW是屬於入門產品, UNO是屬於中階產品, ADAM-5550應該就屬於高端產品-雙CPU架構, 說"研华,它不应该用它的 186芯片来混PAC这个名称", 真的不厚道.
王晟磊: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8 20:14:00
请参见GE和NI对于PAC的定义,也可以仔细看一看ARC咨询集团的高级研究员Craig Resnick的定义
PAC=PC+PLC
请问研华的的所谓低端PAC可有以上特点吗?
如果PAC的概念接着含糊下去,必然每种控制器都会改名叫PAC
謝聰敏:

kakalu | 2007-3-6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9 12:44:00
為何研華的低端產品就不可以稱作PAC? ADAM-5510KW可以有軟邏輯, 運\動控制/PID控制功能(包含了三種), 也可以提供通用的乙太網絡接口, I/O模塊也可依據用戶需求訂製開發, 你到說說看哪一點不算是PAC呢? 不能只因為主系統使用了80188 CPU就不可以稱作PAC, 連 I/O2. 可以做成智能型的(帶CPU)了, 我不清楚您為何要去否定研華的產品呢? 就算是許多人都要把自己的控制器稱作PAC, 那也是人家的自由, 用戶又不是瞎子, 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力, 這該交由市場機制來決定, 不是只有GE-FANUC/NI做出來的產品才稱作PAC, 如果你的論點成立, 西門子有沒有資格認為海維深作的產品不能稱作PLC? 這真是笑話. 只要您認為PAC這種概念是連PLC廠商必須重視的趨勢那就對了, 重要的是 PAC的定義是否真正能解決傳統PLC/IPC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 爭論誰的是PAC, 誰的不是, 沒有意義的.
王晟磊: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9 13:24:00
谢工说话火气还是这么旺,呵呵呵,这样吧,我再把一个网页发给你,你看完后回去骂KW吧。

http://www.kw-software.com/global_s *ri pts_kw/reload.jsp?template=mainTemplate&url=http%3A//www.kw-software.com/cn/products/27.jsp

人家软件供应商都不承认他们卖给你们的软件是PAC软件,是PLC软件!
你说的那几个功能,80%的PLC都具有,这不是证明他是PAC的理由!
谢工说得有一点是对的,你们爱把你们的产品叫什么名称就可以叫什么名称,我是没有干涉的权力,所以吵完后,你们爱叫什么叫什么吧。
至于说争论谁是PAC谁不是,是确实没有意思,所以我也懒得再回了,下午有时间我写一个我个人对未来控制器发展的观点吧。看完后记得要多批评啊!
老柴夫: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10 11:58:00
大作期待中……
尼古拉斯.凯奇: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10 13:40:00
后进的PLC厂商炒作概念!玩来玩去,其实大家都差不多。
王晟磊: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5-10 21:21:00
我写了一个<三十年控制器和未来十年控制器的发展>请各位过目,度讨论讨论,呵呵呵,不怕扁!
http://bbs.gongkong.com/detail.asp?id=328768
在国产PLC论坛
东方剑: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6-6 20:39:00
是因为搞不了真正的PLC,才炒PAC概念,该天我炒个APC(advanced programmable controller--高级可编程控制器或先进可编程控制器)的概念如何?APC的功能包含PAC和PLC,采用双CPU体系,一个CPU负责运行PLC的控制程序,另一个CPU负责通讯、文件管理、界面显示等,既能兼顾可靠性、稳定性,又能兼顾多功能性。这样一来,PAC的概念就过时了。
王晟磊,我们一块来炒如何?我看你一个人也挺辛苦的,口水也不够啊!我们也列出APC的20个优点,PAC的20个不足,岂能输过一个市场分析员?
GaryLin:
引用   加为好友

kakalu | 2007-3-6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自控: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1-23 18:31:00
边看边学
山中雨: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1-24 16:50:00
很好,看了以后对PAC有进一步了解.
Rice.Hui: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1-24 16:52:00
路过.
冷森: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1-26 18:50:00
到现在为止还没接触过PAC,还没碰到客护提出要用PAC,应用很少啊!
有没有具有代表性质的PAC资料啊?我是很想了解,使用的!!
楚留香: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2-18 11:15:00
感谢分享
3C爱好者: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2-18 20:58:00
感觉PAC是新产物,怎样了解它
从今以后不种地: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2-18 23:22:00
学习
龙居士: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2-19 8:57:00
热闹
窝头: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2-24 23:25:00
提出 APC 概念的兄台想法还是不错地。。不过没有考察过。这个词已经有人占用过了。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还是很有名的……
东方剑: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2-25 8:47:00
PLC还有另外一个意思(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讯)。
窝头: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2-25 9:10:00
东方兄果然高手。这个电力线通讯直到现在也没见火起来,有点可惜啊。

PLC 的英文全称是Power Line Communication,即电力线通信,是指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该技术是把载有信息的高频加载于电流,然后用电线传输,接受信息的调制解调器再把高频从电流中分离出来,并传送到计算机或电话,以实现信息传递。该技术在不需要重新布线的基础上,在现有电线上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多业务的承载,也就是实现四网合一。终端用户只需要插上电源插头,就可以实现因特网接入,电视频道接收节目,打电话或者是可视电话。。通过利用传输电流的电力线作为通信载体,使得PLC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只要在房间任何有电源插座的地方,不用拨号,就立即可享受 4.5~45Mbps的高速网络接入,来浏览网页﹑拨打电话,和观看在线电影,从而实现集数据﹑语音﹑视频,以及电力于一体的\"四网合一\"!另外,可将房屋内的电话﹑电视﹑音响﹑冰箱等家电利用PLC连接起来,进行集中控制,实现\"智能家庭\"的梦想。目前,PLC主要是作为一种接入技术,提供宽带网络\"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居民小区,学校,酒店,写字楼等领域。
王晟磊: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2-26 22:00:00
电力线通信火不起来是因为国内电网质量的问题,同时星形结构的谐波太大了,不适合电力载波.
前几年玩了一阵子电力载波,只有在零点后可以传输好一点.
弟: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6-12-29 19:14:00
那里PAC的资料,麻烦各位大哥了
l来看看: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7-1-4 14:05:00
施耐德PL7软件自带上位机软件以及PLC逻辑指令算不算是PLC,另外海泰克触摸屏带有软逻辑,另外可供2次开发,这两个不都是如何ARC的定义吗?请问这是不是要成PAC拉
l来看看: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7-1-4 14:10:00
3S公司的codesys软件是个开放平台,自己带有组态,另外又能用类PASCAL(高级)语言编程,倍福莱\\科比欧洲50%的市场都借用这个平台开发了自己的PLC,请问这算是PAC吗?如果算,那么PAC在市场上出现好几年了,而且还符合国际标准
CoolManooo: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7-3-6 15:18:00
无论争论哪家的PAC好,或者是不是PAC,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市场可以去考量这一切。


不过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西门子、AB、施耐德、欧姆龙、爱默生等知名自控大鳄都没有提出PAC或者是主推PAC产品。
所以PAC要走的路还漫漫。
个人感觉,在这里热炒PAC概念的无非也是后进PLC市场的一些厂家(包括GE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占有率也不高)企图挤入PLC市场的一些动作。
不过 PAC或许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包括台湾)在工控领域站稳所插入的一只脚。毕竟PLC在国外发展这么多年,我们的技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一起为PC BASE加油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哦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