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LC 领域,程序设计以移植设计法为主流,你认同此说法...

发布者: 工控熊猫 | 发布时间: 2025-1-10 08:15| 查看数: 116|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嘿,朋友们!之前小编跟大家唠过,咱们常用的程序设计方法有好几种呢,像逻辑设计法、移植转换设计法、顺序控制设计法,还有经验设计法。


上回呀,已经给大伙讲了讲经验设计法是怎么回事。这回呢,咱就一块儿来学习移植转换设计法。


简单来说,移植转换设计法就像是 “移花接木”,把一些已经成熟的、好用的程序模块或者电路设计,从一个地方搬到咱们现在需要的项目里,再根据新的需求做些适当调整、转换,让它能完美适配咱们手头的活,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接下来,就详细给大伙讲讲它的门道。


移植转换设计法

主要是用对原有机电控制系统进行改造,用PLC代替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控制系统,那么可以可以根据继电控制的电路图来设计PLC梯形图程序,这也是一条捷径!换句话说就是经过适当的翻译,转换成有相同功能的PLC程序,这种设计方法我们称之为移植设计法


一般来说,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电路图转换成功能相同的PLC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程序的步骤如下:

  1. 了解和熟悉被控设备的机械结构组成、生产工艺和各部件的动作,根据电路图分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 确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继电控制电路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用PLC的输出点来控制,按钮、操作开关和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等用PLC的数字量输入点来输入信号,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用PLC内部的定时器和辅助继电器来完成。

  3. 根据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规模选择PLC,明确是否要扩展输入输出模块等等。

  4. 根据电路中的各元器件确定PLC的IO分配(有对应关系),并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



编写PLC梯形图程序


下面我们以某卧式镗床控制系统为例,讲解一下从继电器-接触器电路移植设计为PLC控制程序。


某卧式镗床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照明电路和信号指示电路。


案例源文件下载方式,请看文末

镗床的主轴电动机M1是双速异步电动机,中间继电器KA1和KA2控制主轴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接触器KM1和KM2控制主轴电动机的正反转


接触器KM4、KM5和时间继电器KT控制主轴电动机的变速,接触器KM3用来短接串在定子回路的制动电阻,SQ1、SQ2、SQ3、SQ4是变速操纵盘上的限位开关,SQ5和SQ6是主轴进刀与工作台移动互锁限位开关,SQ7和SQ8是镗头架和工作台的正反向快速移动开关。




主电路、照明电路和信号指示电路同原电路不变,其控制电路的功能由PLC实现,改造后的IO分配和PLC外部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我们根据继电控制电路图和PLC的实际接线图(上图的输出点位实际应该是Q0.0~Q0.6),并将KA1、KA2、KT分

别用PLC内部的M0.0、M0.1、T37相对应,就可以设计出PLC控制的梯形图啦。


案例源文件下载方式,请看文末







在将继电控制电路图转换为 PLC 梯形图程序时,有一套实用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设计过程中,巧妙分离特定电路进行简化是关键操作之一。


要知道,传统继电器控制出于成本考量,会极力节省触点,而在 PLC 程序里,触点数量无关紧要,多几个触点也不会增加成本,所以大胆对程序结构位置加以变形,让设计更清晰易读。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要点不容忽视。像是要尽可能减少 PLC 输入输出端子的使用,用更适配的方式替代时间继电器,合理设置中间转换单元,以及添设互锁电路等,这些都是移植设计时必须斟酌的关键要素。


这里以某卧式镗床控制系统作为应用实例,为大家深入讲解,并且贴心准备了源程序,只需添加客服微信即可获取源程序


大家都掌握这个实用技巧了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哦

x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