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

[复制链接]
查看10555 | 回复0 | 2024-1-24 09: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史

最早是在1996年,美国西北大学的两位教授J. Edward Colgate和Michael Peshkin提出了协作机器人概念。


J. Edward Colgate教授和Michael Peshkin教授
然而,世界上第一款协作式机器人却不在美国诞生。

2008年,丹麦优傲公司研制的UR5协作机器人交付使用,这让任何人操作机器人手臂成为现实。

之后在2012-2015年间,国外协作机器人品牌风起云涌,美国Rethink、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等公司相继推出。此时的国内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

不过在2015年之后,国内机器人厂商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以思灵、珞石、非夕等为代表的企业,将力控技术用于机器人柔顺控制中,引领了第二代协作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重点企业发布协作机器人产品概况,数据参考:赛迪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
协作机器人与我们常说的工业机器人,看着类似,其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它们在构造上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协作机器人更注重安全性。协作机器人被设计用于与人类共同工作,需要考虑与人类的互动和接触。因此,在构造上需要限制速度、刚度和本体质量,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风险。相比之下,传统工业机器人通常运行速度快,惯量大,精度高,但安全性较低,通常需要放置在围栏内以保护人员安全。

其次,协作机器人在控制系统上也有所不同。为了确保与人类共同操作时的安全性,协作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响应能力,以便能够及时识别和适应人类操作的变化。而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更偏向于执行预定的程序,对人类操作的变化反应相对较弱。

此外,协作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门槛相对较低,更加简单和简洁。这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更容易地学习和使用协作机器人,减少了培训成本和时间。而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总的来说,协作机器人相对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它们可以与人类共同工作,减少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而工业机器人在速度、精度和惯量等方面更加强大,适用于需要高速、高精度操作的工业领域。



协作机器人市场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市场销量约占全球总销量的四成以上,呈现明显的进口替代趋势。2022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6.79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30亿元。



协作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遨博和优傲共占据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份额的60%以上。其中,遨博占比为33.3%,优傲占比为30%。此外,节卡机器人占比为9.6%,达明占比5.4%,大族机器人占比4.7%。




END


公众号
--老王的工控笔记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哦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哦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