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能源产业在新能源领域产值突破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以下是一些关于常州新能源产业的信息:
动力电池产业:常州拥有中科海纳和卫蓝新能源两家国内领先的电池企业。其中,中科海纳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卫蓝新能源估值达150亿人民币。这些企业生产前的大批量中试验证都在常州完成。
新能源汽车产业:常州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赛道,以比亚迪、理想汽车等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常州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完成产值1310.5亿元,同比增长71.4%。
常州的新能源整车工厂“梦之队”:城北“比亚迪”,城南“理想”,两家整车厂直线距离不到40公里,2023年上半年两家工厂产量达27万辆。
理想汽车常州工厂
营收方面,2022全年实现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第四季度营收176.5亿元,达到市场预期176.22亿元,上年同期为106.2亿元。全年净亏损20.32亿元,2021年净亏损3.2亿元。2022年还是属于亏损阶段。
理想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2.3亿元(1.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3%;第二季度营收为286.5亿元(39.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8.1%,理想汽车营收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车辆交付量的增加,在交付增长和运营的推动下,理想汽车二季度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均实现攀升,分别为16.3亿元和23.1亿元。2023年已经全面扭亏为盈。
毛利率方面,2022年理想汽车的车辆毛利率为19.1%,而2021年为20.6%。其中第四季度毛利率回归至20.2%。2023年二季度,毛利率达到21.8%。毛利率逐年向好。
交付方面,
常州理想汽车交付量2020年交付量是32,624辆,2021年交付量为32,687辆,2022年理想汽车交付量为133,246辆。2022年实现了4倍的交付量。
理想汽车在2023年9月共计交付新车36060辆,同比增长212.7%,创下单月交付量新高。理想汽车第三季度累计交付量为105,108辆,同比增长296.3%,全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244,225辆。其中,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月交付均突破万辆。理想汽车全年交付133,246辆,同比增长47.2%。预计今年一季度交付量为52,000至55,000辆,同比增长64.0%至73.4%。
比亚迪常州工厂
常州比亚迪生产基地于2019年启动建设,一期规划的年产能为20万辆,自2021年1月开始投产以来,主要生产王朝系列"元plus"和海洋系列"海豹"两款新能源车型。2022年1-8月,常州比亚迪完成产值124.7亿元,实现销售114.8亿元,产量达9.4万辆。其中,今年1-7月,常州工厂生产的新能源整车已突破15万辆,其中元Plus占比超70%。8月产量首次突破2万辆,整车产量累计突破33万辆。常州比亚迪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600亿元,成为比亚迪华东新能源汽车战略基地。
2023年常州比亚迪工厂的交付量预计会突破30万辆。
常州比亚迪工厂主要生产王朝系列"元PLUS"和海洋系列"海豹"两款新能源车型。2022年常州比亚迪基地产销量突破百亿元,成为常州空港产业园首家产销突破百亿元的工业企业。2023年1-9月,常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4.4万辆,同比增长119.8%。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覆盖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电气仪表系、灯具、汽车车身、汽车饰件等十几个领域,3000多家相关制造企业汇聚于此,形成3000亿元产值规模。
提到新能源,那不得不说他的动力来源-电池,不知不觉中,常州已经是全球知名、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发展区之一,拥有动力电池相关企业80余家,汇聚了江苏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贝特瑞等一批龙头企业,涵盖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芯、模组、BMS、电池系统、功能辅件、制造装备、检测认证等关键环节,产业配套相对完整,新建碳纳米管、精密结构件项目,进一步补全、建强产业链,南德新能源汽车检测实验室、UL常州动力电池检测实验室综合能力全球领先
太湖之畔的江苏常州,去年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动力电池生产有32个主要环节,常州覆盖其中31个,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这座城市目前拥有多座国内头部动力电池“链主”企业生产基地,带动正极、负极、隔膜、结构件等130多家规模以上配套企业快速发展。
2020年,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近300家,实现产值近千亿元,在省内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比23.8%,居全省第2位;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约3.6万辆,省内占比37.5%,居全省第2位;动力电池产业产值超270亿元,居全国第2位2。
常州已经是成为真正的新能源之都了!
END
公众号
--老王的工控笔记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 |